交易员“8万月薪”引热议:中金被称券商高富帅,非哈佛等名校生不招

作者|肖望

编辑|杨布丁

出品|棱镜·腾讯新闻小满工作室

7月28日晚间,有中金公司员工家属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其老公的收入证明,显示其月均收入为8.25万元。

7月29日,“中金90后交易员被老婆晒8万月薪”话题登上热搜。中午时分,财联社报道,该事件已引起中金公司重视,涉事员工已被停职调查中。

无独有偶,今年1月,亦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工资单,截图显示,其去年1-11月收入224.67万元,已申报税额合计62.32万,被其他网友评论“扣税额比我的年收入都高”。

其还晒过一张6.07万元的工资截图,称是“今年最低工资的一个月”。有网友爆料称是中泰证券某非银分析师,但当事人予以否认。

对大多数机构来说,员工薪酬属于敏感信息,禁止对外泄露。但券商员工为何屡屡炫富?

作者与金融行业人士交流了解到,券商薪酬在金融行业中整体普遍高于银行、保险等行业。在券商之间,中金公司被称为“券商高富帅”,即因为其大幅高于同业的薪酬水平。

作者统计了2020年度金融行业人均薪酬,券商包揽前十名中的八席,中金公司又一骑绝尘。

在晒中金老公收入证明的账号评论区,有网友提醒,公司一般禁止员工对外透露薪资水平,被作者回复“他的薪水不是还没达到平均水平嘛”。

2021年年报显示,中金公司有员工13557名,员工薪资、奖金、津贴及补贴总额达到120.08亿元,员工平均薪资达88.57万元。而公司董监高人士中,多位高管税前薪酬超过500万元,其中管理委员会成员吴波以854.9万元居首。

有前中金人士向作者指出,由于2017年并购中投证券,中金公司的人均薪资被“拖后腿”。中金公司2015年H股招股书显示,员工平均年薪达到125万元。

前中金人士向作者透露,在2016年前后,刚毕业进入中金的投行新人月薪就有4.5万元,加上年底参与项目得到20-30个月的奖金,新人第一年薪资普遍超过百万元。

为了招揽人才,中金公司从设立起就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薪酬体系。业界称,中金公司非哈佛、耶鲁等海内外顶级名校毕业生不录取。上述前中金公司人士也证实,同事几乎都是从哈佛、耶鲁、牛津毕业回来的,HR推荐来的暑期实习生也多来自清华、北大。中金公司2021年报显示,其51%的员工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,集团大约37%的员工及41%的董事总经理拥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验。

“在北上深等一线城市出差,多数券商的住宿报销标准是600元-800元,部分小券商甚至不到600元。而中金的标准是1200元。”有券商同行称。

不过,亦有券商人士向作者强调,行业薪资两极分化,“被平均”现象严重。此外,金融行业也有一定的周期性,券商等与市场交易景气度尤其高度相关,不同业务板块、岗位薪资差异巨大。在2018年时的券商行业经营跌入谷底,当年有25家券商亏损。当时有小型券商固收人士称月收入已经不用交税了,更有北大研究生当时进入券商工作,月薪仅为5000元。

为避免券商的短视经营行为,引导其健全薪酬约束机制,今年5月13日,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《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》,要求证券公司建立与公司长期利益相一致、与全面风险和合规管理相衔接的稳健薪酬制度,提升证券公司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的能力。

版权声明:腾讯新闻出品内容,未经授权,不得复制和转载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